(期货直播室)液化气暴跌!气温高于预期,需求旺季不旺
发布时间:2025-11-21
摘要: 清晨五点,老陈被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惊醒。电话那头,是他在北方最大的客户:"老陈,那五十吨货先别发了,我们这边库存都满了。这天气暖和得不像冬天,老百姓用

清晨五点,老陈被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惊醒。电话那头,是他在北方最大的客户:"老陈,那五十吨货先别发了,我们这边库存都满了。这天气暖和得不像冬天,老百姓用气量上不来啊。"

挂掉电话,老陈睡意全无。望着窗外明媚却反常的阳光,他的心情沉到了谷底。作为液化气贸易商,他比谁都清楚:这个冬天,可能要难过了。

一、 市场怎么了?温暖天气下的"寒冬"

价格断崖式下跌
"从业二十年,没见过这样的十二月。"华南某大型贸易公司的交易员小王指着电脑屏幕说,"上周还在5700元/吨,今天直接跌破5000,下游接货的人都不见了。"

库存压力山大
在华东某大型液化气储配站,负责人老张指着几乎满罐的储罐苦笑:"往年这个时候,库存周转很快。现在你看,这些罐子都快满了,新来的船都没地方卸。"

下游心态崩塌
"买涨不买跌,越跌越不买。"这个经典的市场定律再次应验。某餐饮连锁集团的采购总监表示:"我们现在只维持最低安全库存,价格还在跌,多采购就是多亏损。"

二、 暖冬之殇:气温如何"偷走"了旺季

1. 北方:供暖需求大幅萎缩
在北京某大型燃气公司,运营总监给我们看了一组数据:"去年同期,我们的日供气量在800吨左右,现在只有500吨。居民用气量下降了近四成。"

2. 南方:餐饮燃料需求疲软
"大排堂的液化气用量最能说明问题,"广州某燃气站负责人说,"往年这个时候,大排档生意火爆,现在却冷冷清清。整体用量比去年少了三成。"

3. 工业用户:开工率不足
受整体经济环境影响,部分工业用户开工率不高,进一步压缩了液化气的工业需求。

三、 供应过剩:产能释放遇上需求萎缩

1. 炼厂开工率维持高位
尽管需求疲软,但主要炼厂的开工率仍然保持在较高水平。"现在停车损失更大,"某炼厂负责人解释,"我们只能维持生产,把压力传导到市场。"

2. 进口资源持续到港
据港口消息,本月仍有大量进口液化气到港。在需求不振的情况下,这些进口资源加剧了市场的供应压力。

3. 新能源替代效应
"现在很多餐馆都改用电或天然气了,"某燃气具经销商表示,"液化气的市场份额在被逐步蚕食。"

四、 产业链的寒冬众生相

贸易商老王的艰难抉择:
"我现在每天一睁眼,就要亏好几万。"老王翻着手中的提货单,声音沙哑,"上游催着提货,下游不要货,银行还在催还款。再这样下去,我只能割肉清仓了。"

储运企业的困境:
"罐容都快满了,新来的船没地方卸,"某仓储公司经理叹气,"现在都在催下游提货,可是下游也在为高库存发愁。"

终端用户的观望:
某工厂后勤负责人直言:"我们现在三天一采购,每次只买最低用量。价格还在跌,多买就是多亏。"

五、 深度分析:这场暴跌背后的逻辑

1. 天气因素的精准打击
气象数据显示,今年冬季全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1-2℃。这个看似不大的温差,对液化气需求的影响却是致命的。

2. 宏观经济的影响
"老百姓消费意愿不强,"某经济学者分析,"餐饮业不景气,直接影响了液化气的商业需求。"

3. 能源结构转型
天然气管道网络的不断完善,电力替代的持续推进,都在挤压液化气的传统市场空间。

六、 市场见底信号何在?

1. 价格信号
业内普遍认为,当价格跌破炼厂现金成本时,可能会引发减产,从而缓解供应压力。

2. 天气因素
如果出现预期之外的寒潮天气,可能会刺激需求快速回升。

3. 库存变化
当主要储配站的库存出现明显下降时,可能意味着市场开始重新平衡。

4. 政策影响
能源政策的调整、环保政策的变化,都可能对市场产生重大影响。

七、 各方应对策略

对贸易商:

  • 严格控制库存,加快周转

  • 利用期货工具进行套期保值

  • 开拓新的销售渠道

对储运企业:

  • 灵活调整仓储费用策略

  • 开发增值服务,提升竞争力

  • 加强与上下游的战略合作

对终端用户:

  • 建立弹性采购策略

  • 关注替代能源的价格比较

  • 做好应急预案,确保供应安全

八、 危机中寻转机

1. 市场整合机遇
"这个时候正是行业洗牌的时候,"某大型燃气公司负责人表示,"我们可以借机收购一些优质资产,完善网络布局。"

2. 服务升级契机
某智慧能源公司正在推广"云仓储"服务:"我们通过数字化手段,帮助客户优化库存,降低运营成本。"

3. 新产品开发
一些企业开始转型,开发特种气体、工业气体等附加值更高的产品。

九、 市场展望:春天还有多远?

短期(1-2周):
预计市场将继续探底,期间可能会有技术性反弹,但难改弱势格局。

中期(1-2个月):
如果出现强冷空气,可能会刺激需求回升。否则,弱势格局可能持续到春节前后。

长期(3-6个月):
行业洗牌不可避免,市场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。存活下来的企业将获得更大发展空间。

十、 给从业者的建议

深夜的办公室里,老陈还在研究天气预报。手机里,气象专家预测未来十天仍将维持偏暖格局。

"这个时候,最重要的是活下去。"老陈说,"我在这个行业经历了三次大周期,每次都觉得熬不过去,但每次都能挺过来。"

他的应对之策是:

  • 现金为王: 保持充足的现金流

  • 客户第一: 加强与核心客户的联系

  • 控制风险: 严格把控经营风险

  • 保持信心: 相信行业总会复苏

结语:在寒冬中守望春天

这个冬天,对液化气行业来说格外漫长。温暖的天气偷走了传统的旺季,却让从业者感受到了刺骨的寒意。

然而,市场总是在绝望中孕育希望。每一次深度调整,都是行业重新洗牌、优胜劣汰的过程。对于那些能够坚持下来的企业来说,春天来临之时,必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。

"做能源这行,就要有应对周期的准备。"老陈望着窗外的夜色,语气坚定,"只要老百姓还要生火做饭,工厂还要开工生产,我们的市场就永远在。"

也许,这就是市场教给我们最重要的一课:在繁荣时保持清醒,在寒冬中积蓄力量。毕竟,冬天来了,春天就不会太远。


本文基于市场实际情况撰写,旨在反映行业现状,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。市场有风险,决策需谨慎。文中人物和对话均为虚构,如有雷同,纯属巧合。


标签:
    三板头条 企业调研 项目专题 问答专题
推荐项目更多
行业解析 政策解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