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完了,18000点破了!"
周一早盘,当沪铝主力合约价格击穿18000元/吨关键支撑位时,某个铝期货交易群里瞬间炸开了锅。这个曾经被视为"铁底"的重要心理关口,在西南地区全面复产的消息冲击下,不堪一击。
就在上周末,西南地区主要铝企陆续收到政府复产通知。随着电力供应紧张局面的缓解,这个占全国电解铝产能近15%的重要产区,正在开足马力恢复生产。
跌跌不休的走势图
打开沪铝期货的日线图,一条陡峭的下行曲线令人触目惊心:
连续6个交易日收阴
单周跌幅超过8%
18000元关键支撑位应声而破
成交量持续放大,恐慌盘涌出
"这个跌法,连止损单都来不及设置。"一位期货交易员苦笑着表示,"早上开盘就是跳空低开,根本没给反应时间。"
1. 复产规模超预期
根据最新调研数据:
西南地区电解铝运行产能恢复至420万吨/年
开工率从最低点的65%提升至85%以上
预计本月还将有30万吨产能重启
"这次复产的速度和力度都超出市场预期。"某期货公司有色金属研究员表示,"原本预计是逐步复产,没想到是全面放开。"
2. 供应压力骤增
复产带来的直接影响:
月度产量将增加20万吨以上
社会库存可能重回百万吨高位
区域现货升水转为贴水
某铝贸企业负责人指着仓库里堆积的铝锭说:
"你看这些存货,下游根本消化不了。现在西南又开足马力生产,后面的压力只会更大。"
1. 传统消费领域持续低迷
建筑地产:开工面积持续下滑,铝模板需求锐减
汽车行业:产销增速放缓,用铝需求不及预期
家电市场:出口订单萎缩,内销增长乏力
某铝型材企业老板坦言:
"我们现在的开工率还不到六成。不是不想生产,是真的没有订单。"
2. 新兴领域难挑大梁
虽然新能源、光伏等领域用铝需求保持增长,但:
基数相对较小
增长需要时间
难以弥补传统领域缺口
"指望新兴领域来消化这么多增量供应,短期内不现实。"某券商有色金属分析师指出。
1. 原料价格同步下行
氧化铝价格跟跌
预焙阳极价格松动
电力成本虽仍处高位但压力缓解
"现在的问题是,成本线也在下移。"某电解铝企业财务总监表示,"所谓的成本支撑,成了一个移动靶。"
2. 亏损面扩大倒逼减产?
理论上看,当价格跌破成本线时,企业会选择减产。但现实情况更复杂:
国有企业要保就业
停产重启成本高昂
现金流压力迫使继续生产
"除非出现大面积亏损,否则很难出现大规模减产。"行业资深专家分析道。
生产企业: "现在是在流血生产。"西南某铝企负责人无奈地说,"不停产是等死,停产是找死。"
贸易商: "这行情怎么做怎么亏。"一位从业十年的铝贸易商叹息,"上游催着提货,下游不要货,我们被夹在中间。"
加工企业: "我们在观望,感觉价格还没见底。"某大型铝加工企业采购总监表示,"现在采购都是小批量、多批次。"
投资者: "空头趋势很明显,但也不敢过分追空。"某私募基金经理谨慎地说,"毕竟价格已经跌了这么多了。"
可能的见底信号:
大规模减产出现
至少需要100万吨级以上产能停产
涉及多个主要产区
持续时间超过1个月
库存出现实质性去化
社会库存连续三周下降
降幅超过5万吨/周
现货贴水收窄
需求超预期回暖
房地产政策显著放松
基建项目集中开工
出口订单大幅回升
"按照目前的供需格局,铝价可能要在低位震荡相当长一段时间。"某投资机构研究主管预测。
对于生产企业:
控制原料库存,降低资金占用
调整产品结构,转向高附加值产品
利用期货工具进行卖出保值
对于加工企业:
采取"低库存、快周转"策略
延长采购周期,分批建仓
锁定加工利润,控制风险
对于贸易商:
减少投机库存,以流通量为主
开发基差贸易、含权贸易等新模式
严格控制信用风险
对于投资者:
不轻易抄底,等待明确企稳信号
关注跨品种、跨期套利机会
严格控制仓位,做好资金管理
结语:在周期中坚守
铝价的这轮下跌,是供需基本面的必然反映,也是行业周期规律的体现。在产能过剩、需求不足的背景下,价格的深度调整或许正是市场出清的必要过程。
对于行业从业者而言,这个冬天可能会很漫长。但历史告诉我们,没有永远的牛市,也没有永远的熊市。在这个至暗时刻,活下去比什么都重要。
正如一位老铝业人所说:"在这个行业三十年,我经历过好几次这样的周期。能活下来的,都是那些在寒冬里苦练内功、等待春天的人。"
免责声明: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,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。市场有风险,投资需谨慎。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,建议咨询专业投资顾问。